

1
后疫情时代。随着国家推进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,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也无疑将提速迈向新阶段。
7月9日,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(WAIC)在上海正式开幕,疫情之后再看未来,科学家和企业家们都有新的感悟。而人工智能概念又一次被行业点燃。
大会上,马斯克、马云、马化腾、李彦宏、张文宏等多位商业领袖云聚一堂,共话AI创新,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方案。
大会核心
1.百度创始人李彦宏:AI发展将经历三个历史阶段
2.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斯克:对未来L5级别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
3.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: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,本需要三五十年完成的数字化,可能会在十年、二十年内就能完成
2018年9月,习近平主席曾致信首届WAIC大会,谈到“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,正在深刻改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”。
人工智能越来越重要,人工智能企业、人才、创新资源也在加速积聚,产业规模更是在不断扩大,但是人工智能究竟会怎样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城市和生活?
人工智能市场现状
公开资料显示,从2012年开始,在资本的推动下,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开始了一波创业潮。
然而,伴随着资本的退潮,这些人工智能公司,依旧要面临通过大规模应用实现盈利的现实问题。
市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,据统计,2019年前四个月,AI行业资本交易量下降,平均单笔交易融资额1.07亿,相较于2018年1.8亿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,近乎腰斩。
伴随融资不到的窘境,还是企业都处在窘境。在2018年全年,就有将近90%的人工智能公司处于亏损状态。
根据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(2018)》对国内AI创业公司数量和投资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止2018年底,全国人工智能企业4040家,但其中拿到风险投资的公司仅占总数的30%,有70%的公司没有拿到融资,倒闭清算只是时间问题。
人工智能的潜力
加之今年的疫情,更多的企业将面临生死边缘。因此,如何让更多的AI技术更快落地,是行业的关注重点。
如今的AI,也在不断强调与医疗、教育、物流等产业企业的合作,覆盖更多领域,扩大AI应用场景。
在这次的疫情,人工智能也带来较大的帮助。
2月4日,工信部发布了《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》,其中号召尽快利用AI技术补齐疫情管控技术短板,充分挖掘AI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以及疫情防控的应用场景。
这也是历史上第一篇将AI技术与抗击疫情结合在一起的政府倡议。
此次突发疫情下,人工智能技术在有数据积累的场景能快速落地,例如疫情监测分析、药品研发、医疗救治、人员物资管控、后勤保障等。
人工智能的展望
在国内,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。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提出,“到2030年,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”,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1270亿美元。
最近,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还对外宣布,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,用于AI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。
另一边,阿里也计划砸2000亿加码云操作系统、服务器、芯片等数字新基建技术。
京东也推出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的“京东新动能计划”,输出智能中台、智能采购和智能协同办公平台三大技术服务产品。
很多AI技术虽然目前还未广泛普及,但不妨碍我们的想象与期待。
总之,整个行业的变数还有很多,疫情过去之后,AI又会如何发展,我们拭目以待。

思睿认证
SIRIM CERTIFICATION
秉持专业、品质、诚信
只为助力企业蓬勃发展
关注我们 持续带来新资讯
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SIRIM上海